首尔——在韩国国家足球队的训练场上,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金发碧眼的面孔下,是一口流利的韩语和坚定的眼神,他就是韩国足球最新的归化球员——亚历山大·卡斯特罗普,这位26岁的中场球员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血统是一半一半,但我的心属于韩国。”
卡斯特罗普的父亲是丹麦人,母亲是韩国人,他出生于首尔,但在哥本哈根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光,尽管拥有双重文化背景,卡斯特罗普对自己的身份认同非常明确。
“很多人问我,你到底是丹麦人还是韩国人?我的答案始终是:我是韩国人,”卡斯特罗普说。“我可能有一半丹麦血统,但我的心灵、我的精神完全属于韩国,当我穿上韩国队服时,那种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
这种认同感并非一朝一夕形成,卡斯特罗普回忆道,从小母亲就教他韩语,带他了解韩国文化,每逢重要节日都会准备传统韩国食物。“母亲总是告诉我,不要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卡斯特罗普的足球生涯始于丹麦哥本哈根FC青训营,他的天赋很快被发现,19岁时就已经在丹麦超级联赛中亮相,尽管在丹麦有着光明的前途,卡斯特罗普始终心系韩国。
“我一直关注韩国足球的发展,2002年世界杯,韩国队闯入四强的表现让我震撼,那时我就梦想有一天能代表韩国出战,”卡斯特罗普说。
2023年,机会终于来临,韩国足协注意到了这位在丹麦联赛中表现出色的混血球员,开始与他接触,经过一系列程序,卡斯特罗普于2024年正式获得韩国国籍,并在今年初入选韩国国家足球队。
归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卡斯特罗普需要适应韩国的足球风格、文化环境,甚至是一些质疑的声音。
“有些人认为归化球员不够‘纯粹’,质疑我对韩国的忠诚度,”卡斯特罗普坦言。“但我用行动证明自己,我学习韩国历史、文化,甚至比一些本土出生的韩国人更了解这个国家。”
韩国队主教练金相植对卡斯特罗普的评价很高:“他不仅技术出色,更重要的是他对韩国的认同感和奉献精神,他在场上场下都是真正的团队球员。”
队友孙兴慜也表示:“卡斯特罗普完全融入了球队,他的韩语说得很好,经常教我们一些丹麦的训练方法,这种文化交流对球队很有帮助。”
卡斯特罗普认为自己的双重文化背景不是障碍,而是优势。“我可以理解两种文化,这让我能够在东西方足球哲学之间找到平衡点,丹麦足球注重战术纪律,韩国足球强调速度和拼搏精神,我尝试将两者结合。”
这种文化桥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球场上,也体现在更衣室内,卡斯特罗普经常帮助其他海外效力的韩国球员适应欧洲环境,同时也向欧洲队友介绍韩国文化。
“足球是全球语言,但文化差异有时会造成误解,我很高兴能帮助双方更好地理解彼此,”卡斯特罗普说。
对于未来,卡斯特罗普有着明确的目标:帮助韩国队在2026年世界杯上取得好成绩。
“我知道韩国球迷对国家队期望很高,我也一样,我们有一支优秀的球队,有能力与世界强队竞争,”卡斯特罗普说。“个人方面,我希望能在K联赛中证明自己,或许有一天能成为国家队队长。”
长远来看,卡斯特罗普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鼓励更多混血儿拥抱自己的多元文化背景。“不要让他人定义你是谁,身份认同来自内心,而不是外表或血统百分比。”
卡斯特罗普的归化反映了韩国足球乃至韩国社会的变化,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韩国正在逐渐接受更加多元的身份认同。

韩国足协技术总监李容柱表示:“现代足球需要多元化人才,卡斯特罗普这样的球员不仅增强了球队实力,也丰富了我们的足球文化,未来我们会继续寻找合适的归化球员,但前提是他们必须真正认同韩国。”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球迷态度上,最初有些保守的球迷现在大多接受了卡斯特罗普,甚至有人称他为“我们的丹麦勇士”。
一位韩国球迷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起初我怀疑他的忠诚度,但看到他在场上拼尽全力的样子,听到他流利的韩语,我知道他是真心爱这个国家。”

卡斯特罗普的故事超越了足球领域,触及了身份认同、文化融合等更深层次的话题,在一个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元文化背景,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成为共同挑战。
社会学教授Kim Soo-jin评论道:“卡斯特罗普案例展示了身份认同的现代模式——它不是由血统单一决定的,而是个人选择和文化认同的结果,这种模式正在被韩国社会逐渐接受。”
对于卡斯特罗普来说,这些宏观话题可能过于抽象,他的焦点始终在足球上。“我只是个踢足球的,想为韩国尽一份力,很荣幸能通过足球参与韩国社会的发展。”
随着采访结束,卡斯特罗普匆匆告别,准备参加下一场训练,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很难不想起他的话:“我的血统是一半一半,但我的心属于韩国。”
在绿茵场上,身份认同不再由外表或血统定义,而是由奉献、激情和对团队的无私付出定义,卡斯特罗普可能有着欧洲人的面孔,但他的心——正如他所说——完全属于韩国。